close

DSC_5365主配圖

美好的晴朗天氣天空藍的通透溫暖的陽光散發幸福氣味池上的土地閃耀著金色稻穗的光芒,大地在一年四季也不同的絢爛顏色,分享每個辛勤耕耘階段的成果。每逢收割之際,稻穗飽滿彎曲,形成金色浪花,層層疊疊,散發出自然的穀香;而遠處雲霧繚繞的海岸山脈,將稻田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上不搶去稻田的風采,反而恰如其分地為農村染上一層迷濛。池上原來是夢想的入口!

 

主DSC_5914

DSC_5983

為了瞭解池上農人生產農產品的用心,一嘗真實的農夫生活,「天助香柚觀光果園」特別利用冬季休耕的農地,推廣農事體驗活動,將池上獨特的人文生態和地質景觀,有系統的研究保存和發展,使越來越多人發現池上深度的美。

 

DSC_6010

DSC_6031

園長張天助有感而發地表示,現代人對於農村的印象,大多空留回憶,尤其長期生活在都市環境中的居民,對於農事參與的機會可說是少之又少,因而開放自己農地,提供民眾體驗農村生活。台灣農業必須效法日本,將消費者親自帶到農田後實際耕作,拉近人與土地的距離,懷著謙卑的心,尊重大自然定律,避免浪費食物。

 

DSC_5953

主DSC_6016

當民眾們個個捲起褲管,「撩落去」踩進泥濘的田裡後,園長首先會準備蘿蔔和油菜花的種子供民眾索取,依循預先規劃好的區域,播灑無數顆充滿希望的種子,等待成長發芽。

 

DSC_5995

主DSC_6042

當播種的活動告一段落後,園長則會抱著滿滿的芥菜苗,親自示範挖土、種植的方法與技巧,緊接著遊客們輪番上陣,個個彎腰把小秧苗細心植入土中,等約65天待芥菜成為球狀後收成。

 

主DSC_6076

主DSC_6097

稍作休息,最後的重頭戲,是深受民眾喜愛的稻草人DIY活動。只見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拾起稻草,在專人的指導下紮成一梱又一梱,拼湊成完整的人形。再經過一番打扮,穿上舊衣服、帽子和頭巾等配件,開心地佈置於稻田之中,成為最好的守護者,重現以往農村的美好生活。

 

DSC_5421

DSC_5439

同樣具有農村純樸之美的,還有位於花東縱谷台197線的「萬安社區」,東側緊臨海岸山脈,西臨中央山脈,一大片綠意的稻田,是由萬安山綿延而下的萬安溪灌溉。在伴隨著村中的農田水路圳,四時稻作的景觀變化在萬安社區中更顯的視野遼闊,重溫舊日莊稼情境,回溯兒時嬉戲田園的記憶,具有豐富的農村生態景觀,令人十分嚮往。

 

DSC_5353

DSC_5390

悠悠晃晃穿梭在社區田間小徑中,來到的,是一處保留萬安社區原有風貌,名為「清河堂」的屋舍。已有百年歷史的清河堂古厝,原本位於花蓮富里鄉的永豐村,屬平埔族番王所有,後來張家的先祖以4000斤稻穀購置,又因為主結構是以卡榫接合,可以完整拆下搬移,於是張家先祖請師傅們拆下木結構,先以牛車運至同鄉的石牌村重新組建起來,最終落腳在萬安村,因此又被稱為「移動的城堡」。

 

DSC_5387

DSC_5389

古厝主體是紅櫸木,牆是黏土,整棟建物中沒有一根鐵釘,完全以卡榫銜接,保留著傳統的建築文化組合技術,內部依舊留有長期以來的生活足跡。

 

DSC_5406

DSC_5407

DSC_5415

如今除了是自己住家,更將廢棄豬舍轉型成農村休閒體驗區,用農家大灶煮出好吃的米苔目,以周遭植物自製手工皂,將古厝旁的小屋改為開課教授編織課程的小教室,成為當地社區營造的代表性建物之一。

屋主張義春說,現代科技雖然持續在進步和發展,但是傳統的親情和人倫觀念已逐漸疏遠,因此開放自家住宅,增設農趣體驗區,從觀光的角度,使民眾認識農家吃苦耐勞、樂天知命的精神,永續維護台灣農村的人文之美。

 

DSC_5868

池上的古色古香,就連吃的食物也是如此。已有50多年歷史,完全以傳手工製成豆皮、豆漿和豆花的「大池豆皮店」,是台東唯一的豆皮工廠。為了提供遊客和當地民眾新鮮的豆漿和豆皮,無論平日和例假日,店門口總是瀰漫著柴燒的香氣和渺渺白煙,時間一到,附近居民往往自備鍋子,排隊裝盛熱騰騰的豆漿和豆皮、豆包等回家享用,太晚來的民眾,往往得空手而歸!

 

DSC_5860

一走進豆皮店,最引人注目的,是門口和倉庫堆滿小山似的漂流木。

 

主DSC_5895

據了解,蒸豆皮時是以木材當燃料,放進隔壁坊間燃著熊熊烈火的大鍋爐,利用產生的蒸氣,將豆漿隔水加熱。由苗栗移民來此的曾永龍和妻子,最早僅賣豆皮,豆花和豆漿原先只是單純不放心孫子學校提供的豆漿品質,擔心危害小朋友們的健康,於是自己每天親手製作,完全不添加任何防腐劑或不利身體的物質,並且毫不吝嗇的與孫子班上同學們一同分享。沒想到這一個無心的舉動,在全校口耳相傳下,甚至讓地方上的鄉公所和學校等機關每逢舉辦活動時,都紛紛前來訂購相關的豆製品,一舉打響名號。

 

DSC_5903

主DSC_5878

當豆漿表面遇冷空氣凝結成薄膜時,必須憑藉著多年累積的技巧與經驗,用竹筷快速將皺皺的薄膜撈起後掛在竹竿上曬乾,重複持續著同樣的動作,直到豆漿濃稠度已不足以再形成薄皮時,才能再將新鮮的豆漿倒進方格的模具中,每個過程中的小細節都絲毫馬虎不得。

 

DSC_6263

店內豆製品完全採天然的傳統人工製法,所有豆皮厚薄均一,用料實在,每日生產數量固定,有效維護品質,非常新鮮。無論以煎或炸的不同料理方式,均有別一般市面上販售的產品,口感滑硬,細細慢嚼之下,豆奶香溢滿口中。怪不得池上多數的早餐店和民宿業者,都指定向大池豆皮店採買,帶給民眾更多的池上味覺新驚喜。

arrow
arrow

    理查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