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雄對於藝術的用心,就在於大至一般房屋建築,小如毫芒雕刻,都因用心精緻而讓生活更貼近真善美。除了搭乘捷運、走路與各式藝術裝置中那份簡單的視覺與氣味幸福來個不期而遇,自行車或許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可以花更多注意力在經過的道路,自在的改變前進方向和目的地,在高雄這片適合單車遊走的環境下,會將內心早已枯竭的知性藝術,又重新萌起了新希望。


貫穿高雄市中心景觀地帶的「西臨港線自行車道」,主要是將日治時期的舊臨港線部分鐵道重新改頭換面,卻仍保留不少鐵路交通號誌。

 

自行車道串聯起高雄河港、愛河沿岸綠帶以及藝術景觀,全程5公里皆緊臨海邊,空氣清新、視野開闊,處處以「人」為導向,城市美學的概念完全展露無遺。
 

自行車道的起點漁人碼頭,是人潮最為熱絡的區域和路段,原因無非是附近有著名的「駁二藝術特區」。

 

五顏六色的大型公仔是特區中最顯著的特色,一整排看過去既有趣又可愛,夾道歡迎著騎乘單車的車友們和漫步的民眾。車道旁,港口倉庫的老舊牆面更應景的畫上五顏六色繽紛圖案,透過不同的藝術裝置,成為藝術家的創作天堂,騎上一段,樂活又自在!

 

續往東騎駛,通過橫跨愛河的木棧道,穿過夾道綠蔭與偶然出現的轉彎陡下坡,不一會兒,即能看見新光碼頭久違的倩影。

 

僅管白天的碼頭公園相當幽靜,然而由小橋、流水與綠色植栽構成園景,都讓人彷彿置身山林之境,令單車道增色不少。

 

不遠處的圓型架構主題噴水池是碼頭的地標,中間的球體意謂地球意象,環繞球體旁的三支紅色支架,分別指向不同港口和加工出口區,傳達高雄港是世界重要的貨櫃港。抬頭,也可仰望摩登的85大樓,與帶有船桅造型的純白薄膜遮棚相互照映下,呈現有別其他碼頭不同的光影氛圍,藏有一份隨手可得的傾心悠然。


IMG_2505.JPG

IMG_2550.JPG

色彩繽紛的左營「自助新村」雖然與台中彩虹眷村一樣以充滿童趣的色彩圖案為特色,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的文化風格。眷村塗鴉起源來自於兩位大學生由老榮民口中得知眷村即將拆除,於是在村中用一筆一畫抒發對過去歷史的憧憬與回憶,展現熱血青春和追逐夢想的決心。隨後,更組成一個團隊申請圓夢計劃,吸引更多人加入彩繪的行列,將充滿歷史痕跡的眷村換上新面貌。

 

自助新村可說是自成一格的另一個國度,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住戶,畢竟這裡藏有太多美好的回憶!

 

走進平凡無奇的巷道,村中的老舊住宅在清悠的時光顯得相當迷人,寧靜的氛圍中夾帶了些許熱鬧,多了零星的陌生身影,文化與舊時代的生活軌跡,已轉變成饒富趣味的圖畫,周邊圍牆更放滿了複合媒材的擺設,不僅沒有格格不入,還讓人印象深刻。無論是腳下踩的、仰角或俯角看到的,都堪稱精彩的創意之作,霎那間,每個人因為成長而藏起的童心,在這一刻又毫不保留地展露出來。

 

撇開人群,鑽進羊腸小巷中,依然有看不盡的彩繪與不同時代的流行公仔畫像,小叮噹、海綿寶寶等紅極一時的卡通人物,活靈活現。

 

而牆下或身旁幾句簡單話語,給人無限的省思,每個轉角都讓人有新期待。這些美麗的紋身,說是逗趣,卻散發出一股不服輸的生命力,令人覺得在眷村中迷路,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啊!

 

導入現代化劇場經營理論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原址是大東國小舊校舍,經由來自荷蘭擁有藝文展演設施豐富專業經驗的建築團隊設計。園區四周和內部隨處可見的大型熱氣球藝術裝置,名為「薄膜屋頂」,能將戶外的自然氣流導入其中,不僅通風還能散熱。

 

占地3.4公頃,涵蓋劇場、展場、圖書館等主題建築及園區景觀的最佳場域,堪稱為國際級的新興地標。

 


藝術中心的設計意象強調自然元素,外牆大面積的玻璃利用交叉結構的建築方式,有效隔絕熱能,保持室內涼爽溫度,再搭配上以混凝土為原料的清水模,使整體看似複雜卻又維持一體成形,兼顧節能與美觀。

 


此外,藝術中心更充分利用半戶外建築空間與週遭生態系統結合,欲營造東方禪學之美,成功的連結鳳山溪及大東公園自然地景,擁有不同面向的綠帶空間,吸引附近社區民眾主動前來接觸、欣賞與學習生活藝術,觀賞不同劇團演出。

 

如果說白天的藝術中心是座潔白的城堡,那麼晚上就是一座燈光明媚的不夜城。對藝術有濃厚興趣的遊客,記得不要太早離去,因為晚上的藝術中心,在LED多變色彩的光藝術幻化下,透過玻璃交互反射,產生截然不同的現代時尚感,構成迷人的視覺空間。在這般燈光美、氣氛佳的環境,如今已成為不少情侶約會的好場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理查先生 的頭像
    理查先生

    Mr.Rich @分享每一刻。生活處處有驚喜

    理查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